星期二, 9月 27, 2005

一歲了/One year old now/๑ ปี แล้ว (關於本blog/about this blog)

My blog comes one year old coming Tuesday. No matter you are a frequent commentor here or a CD-ROM (read-only), please drop few lines of your wishes, comment, critics... at the comment of this article. I shall reply them later.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and enjoy reading!

這裡下星期二就滿一歲。在這裡常留言也好,只讀不語也好,也希望你在這篇的留言處,寫些慶祝或支持或批評的話。感謝大家一年(或多年來)的支持。

星期日, 9月 25, 2005

無邊吹水會(三):廣告天下

鳴謝洛謀出題又撰文案。

八月份無邊吹水會夏讀下篇,吹吹下大家竟然讀了廣告。
記唔記得以前有沒有看過一些令你印象特別深刻的廣告呢?
近呢幾年的廣告你又覺得怎樣呀?
有沒有一些廣告係令你特別嘔心?
有沒有做廣告的朋友呢?
你又會如何去做廣告呢?

九月份無邊吹水會:廣告天下
日期:2005年9月25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00
地點:油麻地新填地街151號1樓Cafe Le Jolly
(百老匯電影中心麥當勞出口旁樓梯上面)

如有任何朋友有興趣一齊到來吹水,請在此comment。

星期六, 9月 24, 2005

繼續半無聊 (生活)

(還要多少時間,我才「認真」不再「自戀」,寫點「有益於世道人心」的事呢。)
(或者很快。)

彭小倩兩天前給我致電:她就是那個跟我談電話"seems no end"的好朋友。她回到香港後,一時無法跟在歐洲認識的朋友相見,而兩年不在香港,回來不久,所識的新朋友自是有限,感到有點鬱悶。她說,香港青年不跟家庭居住的不算多,令訪友不易實行。她懷念在某城市的認識朋友經歷:找到阿乙到他家,會遇到丙丁戊己庚子丑寅卯辰甚至更多,一次訪友認識十幾人並不難。在香港,這些機會難有。

在我們的想法裡,帶一個朋友回跟家人共享的家,往往想到對方是情人,甚至是異性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也動輒想到「見家長」或「過夜」等事。我們很少想到當二三十歲的家人,帶朋友來家時,其他家庭成員如何自處——不論我們帶朋友或兄弟姊妹帶朋友來亦然——,也往往等待家人全都在外的空檔,好讓我們帶朋友回來共享好時光。唯有租了置了一個家,才有決定何時招呼朋友及家人的大權。家人,好像阻礙我們跟朋友相處。在沒解決這些問題時,或試圖慢慢的解決時,我們容易想到家訪如何難為。替代場合又不多,鬱悶不難理解。

經電話聊天,她可以希里嘩啦的把生活種種和諸般想法,都向我說了,我變了她口中的「叉燒包同學」:一個像未放進口,可隨意給人弄圓按扁的包子般的人(幹嗎不是饅頭或軟塾?)。江記呀江記,你既有了大衛和偉明,如你看到這篇,不妨多加一個角色「叉燒包同學」,好嗎?


再說一個朋友。日月君在下面一篇的留言祝我有伴,說到底,他對伴侶更見熱切!為助他完成這一心願,不妨推出「大當婚,__大當嫁」大行動:倘若任何人能協助日月君完成「拍拖」及「結婚」這兩個大心願,我當賞奶茶乙杯。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請經sidebar接觸日月君之文字,才決定是否幫助他不遲。

星期四, 9月 22, 2005

長‧仿通寶式 (生活+關於本blog+閱讀)

通寶式的網誌到底如何,可按連結。但申明在先,這裡並無肥老闆,亦不提父子情,只得拉雜成篇。

停擺

本篇初發時的置頂吹水會宣傳稿,實是月初發出,跟下面的「泰昌動態」發出的時間差不多。過去兩個多星期,並沒寫新篇——我生活作息其實如常,沒嚴重事發生,依然不時在其他網站留言,只是沒好好定心寫點甚麼吧了。

如果說生活的變化,那就是再投讀書生涯,早前已曾提過。閱讀、功課等是有的,放在這裡的時間想應會減少。

回家讀點書

這次回所謂的母校,念兩年的翻譯文學碩士課程。課程只得星期一至五的課,星期六不設課堂,想是讓各同學有多一整天溫習。課程須二十四學分畢業,即八科,一學期只能念兩科,不能多也不能少,未來兩年除五月下旬至八月底外,每星期這邊該上兩晚課。第一學期選了進階翻譯研究跟粵英傳譯。傳譯此門學問以前未嘗接觸,加上英語聽力一般,實是挑戰。

若問為何選讀翻譯,我現在的回答是:配合自己的語文學習計劃。過去三年學習泰語,一則為譯介泰國當代電影——詳見這裡的sidebar連結——,二則是修習後不久才想到的:掌握泰語以讀曉泰語原文,藉此譯介其他的泰國事物予華語世界,多賺點錢。

三年修習,我對泰國人事物,從零碎認知至略識一二。除了從課文學得一點皮毛外,就是曼谷遊的見聞和瀏覽有關網站所得。現時我能念大部分的音節,可湊合說幾句話,但掌握的字不夠,也不怎做聆聽練習,若要當譯者謀生活,還要多加努力。我希望三年後能通曉泰語,應付日常的閱聽講需要,之後再多學一種歐洲語言——可能是西班牙語,取其通行範圍較廣。

blog是一家店

五六個月前,因為有線電視的一集《新增點》(現已易名為《教育新增點》)討論本地網誌,一眾網誌寫手紛紛回應,力言自己的網誌觀跟那集節目所說的如何不同。當時我並未和應,蓋覺得沒有太大必要即時表態。時隔數月,雖沒人問詢或質疑寫網誌的理由或取態,但自己的想法漸漸形成,亦跟旁人說過,不妨在此記下。

我的想法比較典型。blog或云網誌或云個人文字網站,都是個人(少部份是幾人合作)在網上的一個窗口;把一票網誌聚起來,就有小商店(corner shop)匯集,或如九龍尖沙咀百利商場服裝店林立的模樣。當然將網站裡、個人清單裡或心裡的網誌連結排列調動的話,比搬商店容易。既云小商店,則可按店主的喜好做買賣:專門店無妨,雜貨店也可。若能聚得一些熟客人,跟店主討價還價兼談天說地,最好不過。經營網誌費錢不多,利用免費平台的花錢更少,不用擔心存貨套不了現,只怕不及推出,無人問津。對於想過老闆癮而無甚財者,設網誌也許是一種不錯的替代法。

朋友出書和朋友生辰


老朋友李偉儀,數年前開始兼職賣文生涯,主顧為本地報刊。是月她在《成報》的專欄結集出版,跟專欄同名,亦叫〈情色都市〉,分「情色」、「都市」、「彩虹」及「紫藤」四部分。附圖為書影。下星期的牛棚書展(書展網誌),她會在性工作者支援團體紫藤的攤位現身幫忙,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支持。

好朋友彭小倩(偽/藝名),是日又大一歲,可喜可賀,祝她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至於九一八出生的老朋友梁國基先生,早前生辰正日已真人陪伴K歌,惟日月君突有工作在身,未能豪唱,實美中不足。

母女對話

最後送一個小故事,絕非虛構。

少婦問其六歲之女:「我唔要妳喇,好唔好?」
其女應曰:"Don't ask such silly question!"
少婦無言以對。

星期一, 9月 05, 2005

泰昌餅家回來了 (飲食) / The return of Taicheng Bakery (Gourmet)

三個多月前因業主收回舖位而停業的中環泰昌餅家,可望在未來一至兩個月內復業。我星期六經過中環擺花街,見到泰昌餅家的新舖正在裝修,店後烘培室已裝妥部份設備,惟前店尚未裝修。未備手機跟電腦的接駁線,故未能讓大家看到拍得的裝修中店面。

泰昌餅家新店於舊舖對面,於黎巴嫩菜館Assaf及匯豐銀行分行之間,離舊舖約一百米,略近荷李活道。該店以舊式港風麵包餅食聞名,最後一名港英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品嘗過該店的蛋撻(塔)後,該店名聲更響。

談到蛋撻,據研究香港舊事的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教師吳昊所寫,最初的蛋撻出自約八十年前,即一九二零年代的廣州。其時廣州茶樓注重「星期美點」,即每星期更換的特色點心,以招徠顧客;有一家茶樓的廚師,從英國式果撻得靈感,以蛋液為餡,並皮焗之,創製新品種甜點蛋撻。早期蛋撻多呈橢圓形,漸漸演化成今日常見的圓形。

Taicheng, a bakery situated in Central, Hong Kong Island, had to closed down this May. It shall resume business coming 1 or 2 months. I strolled Lyndhurst Terrace last Saturday and saw the new shop of Tai Hing was being renovated. The baking room was partially set; however, the work of frontside shop area seemed has not begun yet. I took a picture of it by my mobile phone, I would share it with all of you if I had a cable to connect my phone with my computer.

The new shop is situated between Lebanese restaurant Assaf and HSBC branch, which is at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old shop, 100m west of it and nearer to Hollywood Road. Taicheng is well-known of traditional Hong Kong style bakings. It came more popular after Chris Patten, the last Hong Kong Governor, praised its egg tarts.

According to the writing of Ng Ho, a HKBU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teacher who also studies ong Kong history, egg tarts originated in 1920s Guangzhou, a southern China city not far from Hong Kong. The tea-houses in 1920s Guangzhou like to attract more patrons by their own 'weekly dimsum'. Cooks from a tea-house were inspired by British fruit tarts, and created their own sweet tart by using eggs as filling. Early tarts were oval in shape, and came to circle later.

延伸閱讀 Further Reading
Florence:再別肥彭蛋撻店.長龍之謎 Florence Lai: Goodbye, Chris' favourite Egg Tart bakery, and the mystery of long queue (Big 5 Chinese only)
線上《廣州市志》:卷六二章二節〈點心〉Guangzhou Introduction and History 6.2.2: Dimsum (GB Chinese only)

星期日, 9月 04, 2005

職業大搜查 (自我)

阿啟嘗試整理自己親識人脈的職業,並從中理出自己對各類背景的人有多少第一身認識。不妨和應,看看自己親身認識的人當中,在做些甚麼工作。

但在理清「親身認識的人」時,感覺有點為難。不在世的,或只匆匆見過一兩次的,自是不算,好久不見,或沒再聯絡的舊識或親人,又如何談起?不如這樣立限好了:我曾見過他們,過去一年有直接或間接的交流,如對話、讀他們的網上留言或近況報導等,當然也要活著。

教育界或學生:中學教師/小學教師/中學教學助理/大學教師/大學研究生/大學本科生/修課式碩士生/補習老師/準教師/家教音樂教師/舞蹈教師

政府:政務官/行政主任/政府教師/稅務主任/評稅主任/合約制文職人員

私人機構:記者(娛樂、財經)/公關/測量員/電腦系統支援/求職刊物客戶主任/玩具包裝推銷員/視藝設計師/展覽服務商客戶主任/人事及培訓主任/採購主任/撰稿員/印刷公司排版部職員/銷售統籌員

所謂專業人士:會計師/醫生

公營機構:初級管理人員

非政府組織:幹事/組織刊物撰稿

其他工作形態:資訊科技服務商東主/書店東主/兼職者/打零工者/家庭主婦/待業青年/藝術工作者/自由撰稿人/獨立電影人

以上的身份,一人可享多於一個,可能是二或三。不說甚麼「身份是流動的」一類大話語,只是想檢視自己的人際網絡。有時我以認識的人較多而沾沾自喜,但若把他們的職業狀態排列,人數雖多,但稍欠多元化。他們從事的工作,大多不出教育、文藝、資訊科技、非政府組織等,學生也有不少。商界工作或體力勞動者並不多。

上表並沒列出認識他們的途徑。在我的例說,家人及親戚是第一個先接觸的網絡,但成年後因抗拒家庭帶來的不自在感,減少接觸親戚,多間接得知各人近況。小學、中學、大學同學為第二個接觸的網絡,不少在學時認識的同學,或大學時認識的學長,至今仍有來往。經大學學生報、學生會幹事會,課堂,或畢業後編寫《中大四十年》認識的,很多都成為我今天在網上互相調侃打屁的對象。畢業後在社會工作,同事是第三個網絡,但能維持緊密交往的,至今並無一人。

第四個網絡是互聯網。上網九年,從參與討論區討論,個人文字網站留言板留言,或回覆電郵或自家網站留言板,認識了不少人,當中不少往後曾見過,也有不時聚頭的,sidebar寫的"from click to flesh",就是如此。我以為,沒有這九年的互聯網生活,我的人際網絡,定會呈現不同的面貌。若果如此,有些朋友或可能會經藝文活動或社會行動認識,但更多的朋友,恐怕無緣接觸。

以下是鄭立幾天前,在香港地網站時政板討論香港人排外的回帖。留意他提到香港人人際網絡被限制後,我們的選擇還餘下多少:


香港人不僅是對外來者冷漠而已, 即便是對於香港人而言, 香港人
的排外程度是不遜色於日本人和韓國人的. 然則, 韓國人和日本人
是建基於長久的傳統文化的影響. 但香港人則是從經濟環境和居住
環境形成了這一種孤立性格的.

不說太宏觀的, 微觀上香港的居住空間都是欠缺交流性的, 在新式
公屋的設計上, 並不方便鄰居互助和交往. 因為安全的緣故, 大家
都只得關起門來做人. 在每層盡用的空間上, 欠缺一個 common
place, 小孩子們連玩耍都沒有, 只能依靠每個屋村底下一個空間
有限的遊樂場.

社會原本自然產生的聚合力, 例如一個居住地自然形成的社區社群
(各式舊型屋村中, 從商鋪到居民都混為一體, 又或者像大磡村那
樣的集居地) , 被打散之後最終成為了一個個獨立的單位, 一個人
的社交圈, 一般而言最為受限於自身的家族, 然後就是同事, 跟著
是舊同學.


這種社會構成方式本身就令這個地區的人性格冷漠, 因為建立深厚
的感情難以維持, 一搬家, 建立的鄰舍關係就會結束, 偏偏香港人
是不能不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