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茄經 (飲食)
我覺得,蕃茄是主攻兒童的蔬菜。如何說來,當從自己的童年開始。
童年時,特別是兩歲至五歲時,成人總千方百計著我們進食正餐;正餐是否特別有營養,已是次要。威嚇喝打有之,討價還價也有之,還有從食物下工夫的。炸食香脆柔軟,經熱油招呼過的外皮,見金黃之色,還有香氣,就是連頑劣小童,都被吸引過去。但光吃炸食好像不夠滋味,於是生出諸種佐料陪襯。喼汁(Worcester sauce)水份太多,雖有酸甜味,但略損酥脆口感;用豆油製的沙拉醬(或奇妙醬)聽說比較昂貴,不宜動輒選用;而較稠身較廉宜的蕃茄醬,就成了合適的選擇了。炸食以外,快餐,和此地習稱的「西餐」,都多用蕃茄醬。
孩子對生活框架的不滿往往形諸表面,這種不滿之於吃食,先是正餐,後來則是對家庭式中國南方菜的厭惡,對炸食、快餐和非中國菜趨之若鶩。碰見蕃茄醬,便會聯想到吃(麥當勞的)薯條、炸雞腿、炸魚手指,或在家或中菜酒樓外用膳的美好時光。就算只是午晚飯裡的一盤蕃茄牛肉或蕃茄煮蛋,也為他們帶來脫離生活常規的丁點喜悅。更何況,這兩種菜式汁液豐富,酸酸甜甜,特好下飯。
長大後漸漸習慣家裡的飯菜,對西餐——不論香港式豉油西餐、快餐或真正的「西洋」餐——的興趣隨各人生活而變,但很少聽到人拒絕蕃茄的。香港人常稱的蕃茄,中國大陸有叫西紅柿的,蓋它先從南美,再經歐美「西」來,貌又像柿,故名此。我去秋才第一回完完整整吃下一個柿,那時不知已吃下多少個蕃茄了。那柿嚥下後口腔有點澀,而吃過蕃茄後,總是舒舒服服。
蕃茄給人們用來吃喝。我對蕃茄飲食最初最鮮明的印象,是香港人慣稱「茄汁」的蕃茄醬。它真的比榨取的蕃茄汁稠,質近我們常見的調味醬,但不像我們常用的其他醬料般,為食物添鹹添鮮。蕃茄醬除用以蘸炸食外,亦多用支援蕃茄食製,因為光用蕃茄,汁液較稀薄,蕃茄醬可令食物裡的汁液變稠。如想得到更濃的蕃茄汁液和味道,可用罐頭茄膏(tomato paste),質比蕃茄醬結實,流動速度較慢。煮一鍋如餐室般的家製蕃茄菜湯時,來一罐茄膏調味,理想不過。此地少人喝鮮榨蕃茄汁,而罐裝蕃茄汁,或包括蕃茄汁的混合蔬菜汁,從不在超級市場脫銷。罐裝蕃茄汁味道稍鹹,但不失為開胃飲料。
香港家庭式蕃茄湯可按烹製的時間劃分。不需一小時,或稱「滾」的,用料有已切塊蕃茄和馬鈴薯,肉料可是豬肉可是海魚,這湯也有叫「中式羅宋湯」的。花數小時,可稱「煲」,味道賽得過餐室旅館的蕃茄菜湯,不論可能是源於昔日俄國大菜館的「羅宋湯」,或是西歐的蕃茄菜湯,除了之前提過的茄膏,還應有蕃茄、洋蔥、西洋芹菜和椰菜(高麗菜)。媽子製這類湯時,不用馬鈴薯,另用牛肉、牛骨調味;喝前多先去油,故不見像餐室蕃茄菜湯般的油點。若不熟悉茄膏在商店貨架的位置,下多點蕃茄醬也是可以的。
於吃,蕃茄可生吃或入饌。雖然蕃茄是果實,但我們很少視它為水果,榨成汁也將之歸成蔬菜汁,然而我們有時也會生吃蕃茄。小型的車厘茄(cherry tomato)有時會成為休閒時的小食,更多的是跟切塊蕃茄、其他蔬菜和配料,再添點各式沙拉用醬油,成為沙拉。家常菜往往是一盤濃稠的煮蕃茄,混和炒蛋,熟牛肉塊或大塊煎魚,也就是常謂的「蕃茄煮蛋」、「蕃茄牛肉」和「蕃茄煮魚」。蒸、炒、炸,或釀蕃茄的作法,甚少見於香港華人家庭餐桌。
我們往往將蕃茄配麵食視為歐美菜,就是「西餐」。從歐式作料製成的港式蕃茄麵食和配麵菜,有配麵條吃的蕃茄煮蛋或蕃茄牛肉,也有蕃茄加肉清湯義大利麵(spaghetti)和通心粉(macaroni)。如果較近歐式的,便是肉醬義粉、配上蕃茄醬的焗飯焗麵,以及義大利/美國式薄餅等,這些食物都用了不少蕃茄醬或茄膏,還有乳酪。
蕃茄也有專書。台灣城邦系年前出版的「fresh」系列譯叢,主要介紹某事物的歷史,食物尤多——不論譯本是否比原本更易吸收,我以為台灣譯本仍比原英文本廉宜點。——左邊書影的那本《The Tomato in America: Early History, Culture and Cookery》(中譯本名《蕃茄》)專談蕃茄。它主要是史料集,作者找到不少十九世紀美國有關蕃茄的報導和食譜,作者(以至譯者?)帶出的分析不多,而且書名也說了主要談蕃茄和美國。雖然如此,但要了解蕃茄傳入美國的歷史,「蕃茄有毒」傳說的形成、破滅至蕃茄在美國流行的經過,蕃茄醬"ketchup"名字的來源(此譯叢的《Salt: A World History》,中譯本名《鹽》對蕃茄醬英文叫法的來源,有另一些說法,但兩書都指其源為亞洲東部靠海之處),以至當時風行一時,現似匪夷所思的蕃茄藥丸故事,此書的資料甚充足。不過這書跟整個系列,似從香港書店的書架移走了。香港的有心人不妨在網上書店,或在灣仔的城邦書店碰運氣。
延伸閱讀:
〈蘿蔔經〉
〈動物脂肪的滋味〉
鄧小樺的〈食‧字‧人〉(略談年糕和塊根)
童年時,特別是兩歲至五歲時,成人總千方百計著我們進食正餐;正餐是否特別有營養,已是次要。威嚇喝打有之,討價還價也有之,還有從食物下工夫的。炸食香脆柔軟,經熱油招呼過的外皮,見金黃之色,還有香氣,就是連頑劣小童,都被吸引過去。但光吃炸食好像不夠滋味,於是生出諸種佐料陪襯。喼汁(Worcester sauce)水份太多,雖有酸甜味,但略損酥脆口感;用豆油製的沙拉醬(或奇妙醬)聽說比較昂貴,不宜動輒選用;而較稠身較廉宜的蕃茄醬,就成了合適的選擇了。炸食以外,快餐,和此地習稱的「西餐」,都多用蕃茄醬。
孩子對生活框架的不滿往往形諸表面,這種不滿之於吃食,先是正餐,後來則是對家庭式中國南方菜的厭惡,對炸食、快餐和非中國菜趨之若鶩。碰見蕃茄醬,便會聯想到吃(麥當勞的)薯條、炸雞腿、炸魚手指,或在家或中菜酒樓外用膳的美好時光。就算只是午晚飯裡的一盤蕃茄牛肉或蕃茄煮蛋,也為他們帶來脫離生活常規的丁點喜悅。更何況,這兩種菜式汁液豐富,酸酸甜甜,特好下飯。
長大後漸漸習慣家裡的飯菜,對西餐——不論香港式豉油西餐、快餐或真正的「西洋」餐——的興趣隨各人生活而變,但很少聽到人拒絕蕃茄的。香港人常稱的蕃茄,中國大陸有叫西紅柿的,蓋它先從南美,再經歐美「西」來,貌又像柿,故名此。我去秋才第一回完完整整吃下一個柿,那時不知已吃下多少個蕃茄了。那柿嚥下後口腔有點澀,而吃過蕃茄後,總是舒舒服服。
蕃茄給人們用來吃喝。我對蕃茄飲食最初最鮮明的印象,是香港人慣稱「茄汁」的蕃茄醬。它真的比榨取的蕃茄汁稠,質近我們常見的調味醬,但不像我們常用的其他醬料般,為食物添鹹添鮮。蕃茄醬除用以蘸炸食外,亦多用支援蕃茄食製,因為光用蕃茄,汁液較稀薄,蕃茄醬可令食物裡的汁液變稠。如想得到更濃的蕃茄汁液和味道,可用罐頭茄膏(tomato paste),質比蕃茄醬結實,流動速度較慢。煮一鍋如餐室般的家製蕃茄菜湯時,來一罐茄膏調味,理想不過。此地少人喝鮮榨蕃茄汁,而罐裝蕃茄汁,或包括蕃茄汁的混合蔬菜汁,從不在超級市場脫銷。罐裝蕃茄汁味道稍鹹,但不失為開胃飲料。
香港家庭式蕃茄湯可按烹製的時間劃分。不需一小時,或稱「滾」的,用料有已切塊蕃茄和馬鈴薯,肉料可是豬肉可是海魚,這湯也有叫「中式羅宋湯」的。花數小時,可稱「煲」,味道賽得過餐室旅館的蕃茄菜湯,不論可能是源於昔日俄國大菜館的「羅宋湯」,或是西歐的蕃茄菜湯,除了之前提過的茄膏,還應有蕃茄、洋蔥、西洋芹菜和椰菜(高麗菜)。媽子製這類湯時,不用馬鈴薯,另用牛肉、牛骨調味;喝前多先去油,故不見像餐室蕃茄菜湯般的油點。若不熟悉茄膏在商店貨架的位置,下多點蕃茄醬也是可以的。
於吃,蕃茄可生吃或入饌。雖然蕃茄是果實,但我們很少視它為水果,榨成汁也將之歸成蔬菜汁,然而我們有時也會生吃蕃茄。小型的車厘茄(cherry tomato)有時會成為休閒時的小食,更多的是跟切塊蕃茄、其他蔬菜和配料,再添點各式沙拉用醬油,成為沙拉。家常菜往往是一盤濃稠的煮蕃茄,混和炒蛋,熟牛肉塊或大塊煎魚,也就是常謂的「蕃茄煮蛋」、「蕃茄牛肉」和「蕃茄煮魚」。蒸、炒、炸,或釀蕃茄的作法,甚少見於香港華人家庭餐桌。
我們往往將蕃茄配麵食視為歐美菜,就是「西餐」。從歐式作料製成的港式蕃茄麵食和配麵菜,有配麵條吃的蕃茄煮蛋或蕃茄牛肉,也有蕃茄加肉清湯義大利麵(spaghetti)和通心粉(macaroni)。如果較近歐式的,便是肉醬義粉、配上蕃茄醬的焗飯焗麵,以及義大利/美國式薄餅等,這些食物都用了不少蕃茄醬或茄膏,還有乳酪。
蕃茄也有專書。台灣城邦系年前出版的「fresh」系列譯叢,主要介紹某事物的歷史,食物尤多——不論譯本是否比原本更易吸收,我以為台灣譯本仍比原英文本廉宜點。——左邊書影的那本《The Tomato in America: Early History, Culture and Cookery》(中譯本名《蕃茄》)專談蕃茄。它主要是史料集,作者找到不少十九世紀美國有關蕃茄的報導和食譜,作者(以至譯者?)帶出的分析不多,而且書名也說了主要談蕃茄和美國。雖然如此,但要了解蕃茄傳入美國的歷史,「蕃茄有毒」傳說的形成、破滅至蕃茄在美國流行的經過,蕃茄醬"ketchup"名字的來源(此譯叢的《Salt: A World History》,中譯本名《鹽》對蕃茄醬英文叫法的來源,有另一些說法,但兩書都指其源為亞洲東部靠海之處),以至當時風行一時,現似匪夷所思的蕃茄藥丸故事,此書的資料甚充足。不過這書跟整個系列,似從香港書店的書架移走了。香港的有心人不妨在網上書店,或在灣仔的城邦書店碰運氣。
延伸閱讀:
〈蘿蔔經〉
〈動物脂肪的滋味〉
鄧小樺的〈食‧字‧人〉(略談年糕和塊根)